心理健康论文

时间:2025-10-21 12:04:21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论文1

摘要: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显现出了日益剧烈的社会竞争、就业与生活压力,从而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形成了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伴随着当今社会、校园、家长日益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教育问题,不少高校在学生心理调适方面是以音乐治疗的方式来进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得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阐述和分析了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起的良好作用。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性

近数年以来,因为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构成的诸多反面影响,频频发生了各类“大学生安全事件”,并造成了对于社会与学校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伤害到当事人的家庭。因此,当前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言,音乐治疗可发挥积极的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以音乐治疗措施来对学生作为心理调适与矫正。

一、音乐治疗的定义

音乐治疗作为一个体系化的心理调适过程,心理治疗师在此过程当中应用多样化的音乐体验形式,在实际的治疗过程当中显现出来的各种治疗关系,通过治疗使得被治疗者身心健康。音乐治疗按照其采用的所有音乐的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涵盖了聆听、歌唱、演奏、音律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刺激与催眠被治疗者,以声音来促使其产生身体的应激反应,并让人最终获得健康。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高天认为:1)音乐治疗并非是不具有联系的、随意的心理调适的过程,而是具有涵盖着效果评估,建立起长、短时间治疗期,具有治疗实施计划的与治疗效果评价,科学与严谨的体系化调适的过程;2)音乐治疗是采取所有和音乐具有关联性的活动形式来作为体现,如聆听、歌唱、演奏、音乐与各种艺术形式等诸多活动,并非仅仅是聆听音乐;3)音乐治疗过程应该涵盖有音乐、接受治疗者、专业化的音乐治疗师此三项必要的条件。

二、音乐治疗的意义

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最早的音乐治疗于美国所创立。在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中定义音乐治疗是:以音乐来作为重构维护和达到身心健康发展。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研究中心鸿懿主任则认为:“所谓的音乐治疗是基于心理治疗的相关理念及方式,以音乐自身所具有的心理与生理的应激式的反应,以多元化的针对性创设的音乐活动来作为体验式音乐,以此来对于心理障碍进行去除、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多元化的学科。”对于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一书的作者高天则是如此来进行描述的:“音乐治疗作为一种体系化的调适过程。专业治疗师以多样化的音乐的内容形式来体现体验式音乐,及其在此过程当中衍生的、表现出治疗的促进力的治疗关联性来使得被治疗者重新获得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

从生理方面而言大学生已趋于生理成熟期,可是在心理方面尚处于趋向于成熟、还未完全成熟的特殊时期。大学生处于大学阶段,需要进行学习,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累积人经验与生阅历,处于此阶段,大学生通常会具有走向成功的自我期许。但理想与现实是存在差距的,在大学校园内人际关系较为复杂,也具有诸多的压力,这使得大学新生们陷入到一种紧张焦虑的心态当中,从而还会失去自信。而具有着此类心理状态,也使得大学生们更应该进行意志锻炼,提升心理的成熟,在此改进的过程当中,倘若自我有着薄弱的意志力,并拓展此类心理状态,长期具有着过度忧虑即会构成心理障碍。而构成此类心理障碍有着诸多的原因,可划分为下述几类:1)学习压力。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学生多年以来的具有的学习压力依然存在,各种资质证的考试压力依然在扩大当中,难以获得身心的'真正意义上的轻松。部分学生在入读之后会感到不喜欢所学专业,由此形成了心理的矛盾冲突,但是又无法去改变既成事实,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是学习优等生,可是在进入大学后,即会失去了原先的自信心。从而具有着自我否定,抗压力降低,并形成了心理的失衡,更为严重的还会具有抑郁症等症状。2)就业压力。大学生在入学之前会对于大学具有着美好的想象,可是在入学之后却必须去面对现实,从当前的就业压力可知即使是考上大学之后,也难以寻找到一份适合自我发展的职业,因为大学生人生阅历与经验较少,在就业之时如果找不到好工作,所受打击将会更大,可能会失去自信心,还可能会改变自我的性格,不敢去进行竞争,因而产生严重的不自信,甚至还会有深深的绝望,较易于产生自杀的危险心理倾向。3)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之时,因为需要自立的面对学习与生活,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和教师接触时间短暂,可是师生彼此间构建起良好关系却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具有着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经验,当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遇到困难与阻碍之时,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教好的人生指导,而且教师能够具有对问题的全面与客观的思考。可是在现实当中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去和教师请教问题,师生之间未能形成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学生遇到问题未能解决,内心感到徨恐,而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心理反应,即显现出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弱化。

四、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

1、改善心理环境促进情感交流

巴拉图认为音乐本身有着宽豁领域,能够较好的打动人心。音乐也可影响到人的心理,特别是以音乐治疗的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调适,使得学生具有正能量的心态。经过较多的实践研究结果显示,调适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可借助音乐治疗的方式来达成,能够有助于大学生构建起健康正常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众所周知,面对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会具有着一定程度的语言交流障碍,此类学生在自我行为方式上会具有较多的与非正常状态的举动。在接受了音乐治疗之后,能够使学生的内心得到滋养与放松,改进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情感表述,和外界作为理性的交流。众所周知,音乐重点是以抽象性的艺术形式与内容来作为沟通的,所以音乐治疗较之于言语所形成的心理引导更能够体现出其有效性。音乐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较易使参与者形成共同体悟,在集体活动或者是个人才艺术展示中,都能够让学生汇集起来。使得学生在音乐当中真切的体验到轻松和愉悦,伴随着导入音乐治疗,能够给予学生较好的交流平台,去持续改进人际关系,促进自我交际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内心充满正能量。

2、调整不良情绪缓解内心压力依据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情绪波动性较大。对于周围不良因素抵抗能力不强。容易产生情绪变化。因此,处于比种状况之下,依据音乐治疗自身的形式与作用,来有效疏导学生所表现出的不良情绪,让心理压力得到舒缓,情绪具有积极与消极两类,随着音乐治疗学科的持续深入来进行研究,对多元化的音乐形式的音乐所形成的疗效具有较为客观的认知,应用多元化的音乐形 ……此处隐藏38466个字……在一节课上讲解的内容往往需要大学生在课外花费数倍的时间去消化吸收。刚刚踏入大学的大一新生,由于在中小学阶段养成的在老师和家长督导下被动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一时间之间难以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在学习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很多同学对自主学习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样合理的安排时间,利用时间。每天把自主支配的时间浪费在睡懒觉,打游戏上面。因为没有充分的预习功课,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根本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后又没有及时的复习,把课堂上所没有听懂的知识点搞懂。长此以往,导致恶性循环,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大学课程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常常是中学所无法比拟的,需要学生有宽广的阅读量和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习压力也较大。因此,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同他们一起寻找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四)人际关系的处理

人类是群居动物,人们都需要有自己的朋友,伙伴。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亲朋好友,独自面临一个陌生环境中的大学生更迫切的希望结交到真心的朋友。但是寝室人际关系,恋爱关系,常常是令他们困惑痛苦不堪。很多大学生是首次离开父母,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彼此个性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对他人的包容度欠缺是寝室产生矛盾的根源。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寝室成员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一旦发现某个寝室成员之间产生较大矛盾,辅导员应当及时帮助他们,调解矛盾,缓解纠纷。如果确实因为生活习惯,个人性格等原因无法继续相处在同一个屋檐下,辅导员可以把他们调开,避免矛盾的激化。

二、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重点关注对象

辅导员还需要对贫困学生,内向学生和网络成瘾学生进行重点的关注,做好这三类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贫困学生往往来自于贫穷落后的偏远地区,他们的成长环境导致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和成长于城市中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冲突。有个别同学因为生活习惯不太爱洗澡,在整个冬季可以几个月不洗澡或一个月洗一次澡,导致同寝室同学和班级里的同学对他意见较大而产生矛盾。有些贫困学生虚荣心强,不敢坦然面对贫困,在与同学相处当中敏感而自卑,常常以为同学们因贫困而针对他,嘲笑他,从而产生心理问题。这一类学生更需要辅导员在物质上提供帮助的同时,更多的给予精神上的帮助与关心,引导他们正确的面对贫困,鼓励他们自强自立,积极乐观的面对未来。性格内向的学生朋友较少,他们不善于表达,也不善于人际交往。但是这类学生内心同样也是十分渴望友谊的,如果有人能及时疏导他们内心的苦闷,让他们情绪得到恰当的发泄与释放,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那么他们的周围就会有朋友,就会有支持,就能有效的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也能避免情绪压抑到极点而作出的一些偏激行为。迷恋游戏,网络成瘾在男性大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他们一般都是在学习上有困难,难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信的人。于是他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游戏之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靠游戏中的获胜来取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长期生活在网吧之中,导致在期末考试中大部分科目都挂科而不得不退学。面对这一类学生,辅导员应该首先帮助他们戒掉网络依赖性,鼓励他们离开电脑,走向课堂和校园,支持他们不断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使他们找到自信,慢慢重新融入现实社会。

三、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

(一)通过各种灵活多变的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家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网站,qq,微信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来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们能正确的认识和看待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活中出现问题时,积极主动的与辅导员沟通,寻求帮助,预防并消除因长期情绪压抑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防患于未然。

(二)为需要心理疏导和帮助的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现在各个高校都已经配备由心理专业的教师负责的心理健康工作室,在大一新生进校以后开始心理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普查。摸底排查后,建立心理预警机制,针对各种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从专业的角度,采取单独辅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扰,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避免恶性的事件的发生。总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新和民族的昌盛。[3]因此,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力量,加强心理受挫能力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品质,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起伏。[4]

参考文献:

[1]陈晓霞,王月琳,周若愚.浅议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华章,20xx(14).

[2]杨晓燕.浅议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卷宗,20xx(3).

[3]陈海波,韩天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J].职业时空,20xx(14).

[4]张家甄,张敏强,何凯,等.大学生挫折心理抵抗能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xx(3).

心理健康论文15

一、儿童心理健康

我们在问卷中发现,一部分人(28.57%)从不害怕在同龄人面前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小部分人(2.2%)一直害怕这样子,大部分人(68.13%)则表示有时害怕在同龄人面前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际关系问题应该是儿童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是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二、家庭教育

该地区的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心较高,但社会焦虑也较高。让我们进一步探讨造成此现象的家庭教育因素。我们75%的问卷是由父母、子女对应配套完成的,因此获得的数据基本上是正相关的。

(一)家长情况的概况

我们的调查数据得出68%的家长来自农村,其余来自乡镇。大多数的家长(62%)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只有4%的家长文化程度是大学及以上,总体文化水平较低。这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又有何联系?我们将具体探讨。

(二)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1.该地区的儿童存在着较高的`社会焦虑,与儿童的年龄是不相符的。该地居民深受“没文化”之苦,对子女的学业要求较高。家长的严格要求是造成儿童社会焦虑的一个原因。

2.当地儿童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感都较高,这与家庭的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数据显示,70%以上的家长认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进行基本交流。家长除了学业要求较高外,其他方面一定程度上是放任的,不像城市家长般溺爱孩子,孩子拥有更多自由与和谐家庭氛围。

三、讨论

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紧密的关系,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从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远的影响。家长需有全面的人才观,教育子女不可拔苗助长,要尊重孩子。

《心理健康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